20年来,我国普遍引入国外瘦肉型种猪,更多种猪企业因规模小、技术力量欠缺,越来越看好从国外引种带来的品牌效应和销售利润,缺乏建立自有种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魄力,逐渐沦为世界庞大猪肉产业的低端生产者,高附加值的种源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针对这一现状,全国多位猪育种专家为做强中国种猪产业,呼吁政府加大投入。多年来,相关科研项目繁多,但因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存在种猪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差异大、育种主体生存不易等诸多问题,使我国种猪经营者难以确立长远发展观念和承担振兴种猪产业的责任。所以长期以来我国种猪业基本是引种、扩繁、销售、退化、再引种的被动发展模式,要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必须研究我国猪育种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1.育种方法落后。育种是建立在大量数据之上的,没有数据支撑就谈不上育种,较为普遍的育种选种手段:目测长相,身段,体重等经验判断,另外目前各大型猪场各自为战,需要国家层层协调各路资源长期坚持育种。
2.品种定位尚未形成共识。现状大多猪场过分追求短期效益,重扩繁,轻育种,小到猪场卡脖子,大到国家卡脖子
3.联合育种工作组织力度不够:
1)种猪登记、种猪企业档案材料没有实现电子化。
2)遗传评定缺乏公信力
3)难以建立有效的场间联系和跨场选择。
4)扩大群体遗传变异,避免近交。
5)降低种畜更新成本。
6)减少疾病传播。
上一篇:猪场常用设备有哪些?
下一篇:基础设备和智能设备的售后保障措施